古代人如何稱死

來源:生活大全幫 2.74W

古代人如何稱死

古代人稱呼“死”的方式有:

1、根據人的社會地位,天子死為崩、諸侯死為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清代,對於王、公、侯、伯和世爵之死,稱為薨,有官職,有名望的人死曰卒。

2、根據人的年齡。不滿20歲死亡的謂之殤,又分為8至11歲死者為下殤,12至15歲死者為中殤,16至19歲死者為上殤,但男子已訂婚,女子已許嫁者則不為殤,青壯年死者謂之夭亡。

3、根據人的死因,為某種事情捨命者謂之殉,為職責因公而死謂之殉職,戰爭中死於陣地者謂之陣亡,死於外地謂之客死,死於非命謂之凶死等。

4、根據人的宗教信仰⊥尚死謂之圓寂、示寂,喇嘛死謂之涅盤、道士死謂之羽化、基督教教徒死謂之歸主、回民伊斯蘭教教徒死謂之無常等。

5、民間對死的敬稱有仙逝、返真、登遐、就本、星殞、辭世、過世、去世、逝世、作古等。

6、北京民間土語、俏皮話有見閻王爺去了、撂挑子了、聽蛐蛐兒叫喚去了、嗝兒屁着涼了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