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科舉的百科

科舉前三甲分別是什麼
以清代科舉為例,分四級:童試包括縣、府、院試,考中者為生員,通稱秀才;鄉試是省級考試,考中者為舉人,第一名為“解元”;會試是全國性考試,考中者為貢士,第一名為“會元”;殿試在會試後舉行,由皇帝在宮中主持,也叫廷試。貢士均可參加...
蘇軾寫的科舉作文是什麼
蘇軾寫的科舉作文是《刑賞忠厚之至論》,文章從“刑”與“賞”論證了忠厚。《刑賞忠厚之至論》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在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應禮部試而寫的文章。文章以忠厚立論,援引古仁者施行刑賞以忠厚為本的範例,闡發了儒...
明朝不能參加科舉的幾種人
明朝科舉完全剝奪或嚴格限制了商人、娼妓、優伶、皁役、胥吏及其他“賤民”及其子弟的應試權。科舉制,又稱科舉、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具有分科考試...
古代科舉鄉試在哪裡舉行
古代科舉鄉試明清兩代在各省城舉行;各省多在城東南建立貢院,作為鄉試的考場,大門正中懸掛貢院二字大匾;鄉試是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之一,唐宋時稱鄉貢、解試,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試本地人,一般在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金代以縣試為鄉試...
夢幻科舉開始的時間
夢幻科舉活動時間每月的第二個週日,活動當天12點至17點舉行,共5個小時。鄉試、會試的時間為12點至16點,殿試在16點30舉行。御前科舉大賽,挑戰知識極限活動背景,唐朝初年各地文風興盛,人才輩出,唐王從國內選拔賢能人士,下令每...
求幾本穿越古代參加科舉的小說
1、《寒門崛起》。作者:朱郎才盡;2、《官居一品》。作者:三戒大師;3、《我要做首輔》。作者:青史盡成灰;4、《穿到古代考科舉》。作者:七年玉;5、《穿到明朝考科舉》。作者:五色龍章;6、《科舉興家》。作者:人生若初;7、《重生農...
穿到明朝考科舉肉在哪
穿到明朝考科舉肉在京城,《穿到明朝考科舉》是作者五色龍章所著作的歷史穿越小說。講述了崔燮,穿成了明朝一個五品官的兒子,通過科舉成為狀元,與文官為友和與錦衣衛為伴的故事。...
古代科舉中鄉試是什麼意思
1、鄉試,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之一。2、鄉試由天子欽命的主考官主持,凡屬本省生員、貢生、監生(包括未仕者和官員未入流者)經科試合格,均準應試,原則上包括州府縣學中經過科考名列第一、二等級的生員以及三等的前三名,但實際上凡...
新天龍八部科舉狀元稱號持續多久
持續一個星期。1、稱號屬性:基礎外功攻擊+10%,基礎外功+10%。2、持續時間:狀元、榜眼、探花的稱號,可以持續一週。3、領取方法:當天科舉公佈排名後,於0點之前到大理主考官處領取。...
科舉通過鄉試的被稱為什麼
科舉通過鄉試的被稱為中舉。鄉試是在省城進行的考試,每三年舉行一次,一般是在每年的八月,所以又稱“秋闈”。參加鄉試的必須是通過府州縣考試取得府州縣學生員資格的人(俗稱“秀才”)以及國子學的生員(俗稱“監生”)。鄉試合...
金朝科舉的作用
金朝科舉制始建於1123年,那年金朝第一次開科取士。從1129年起,進士科的考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後來則是一年一次。最初,即金剛剛吞併了宋的領土的時候。南方與北方的考試有所區別,稱為南北選。在整個金朝統治的歷史時期,可能僅...
顧廷燁參加了幾次科舉
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顧廷燁參加了一次科舉,之後他就沒有參加了,因為他被自己的大哥設計後,被聖上禁令在五十歲之前不準參加科舉。顧廷燁從小的時候就展現出不一樣的天資,他身手了得,對於國家大事也很關心,在他第一...
科舉都是誰出題皇上嗎
原則上是的,科舉規定殿試由皇帝親自命題,不過也要看皇帝是否勤政,想明朝很多皇帝基本都不上朝,更不會出題了。另外科舉發展到後來,尤其是宋朝以後,所有的題目都是出自四書五經,這九本書,甚至明清只從論語中選題,一般科舉題目都...
恩科和科舉有什麼分別
恩科與科舉的區別:科舉考試在選拔官吏時必須考,恩科是特許附試。1、恩科:恩科謂朝廷加恩赦免科賦。宋時科舉,承五代後晉之制,科舉制度每三年舉行鄉、會試,是為正科。遇皇帝親試時,可別立名冊呈奏,特許附試,稱為特奏名,一般皆能...
古代如何防止科舉冒名頂替
1、古代雖然沒有照片、身份證這些先進措施,但也有類似身份證的防偽手段。如唐朝有魚符,而明朝時,普通百姓出門都需要路引,詳細記錄他的個人體徵、籍貫和目的地。而作為官員,自然也會有類似的手段,詳細記錄官員的個人資訊,以...
對科舉取士的看法
1、科舉極大地促進了文化教育的發展。為了適應科舉的需要,中央官學、地方官學、各地書院及各種鄉村私塾不斷髮展。2、科舉明顯地推動人才的選拔,提高整個官吏集團的文化水平與素質。科舉制度主要是通過考試選拔官員,以提...
什麼是科舉
科舉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所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魏晉以來,官員大多從各地高門權貴的子弟中選拔。權貴子弟無論優劣,都可以做官。許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實學的人,卻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擔任高官。為改變這種弊端,隋文帝開始用分...
科舉取士是六部中吏部主管的嗎
吏部是管選拔人才的部門。吏部是中國古代官署之一。東漢始置吏曹,改自尚書常侍曹,魏晉以後稱吏部。隋、唐、五代,列為尚書省六部之首,長官稱為吏部尚書。吏指文職官員,多是官吏齊稱,相等於現代的文職公務員。吏部下設吏部司...
為何廢科舉
原因如下:1、科舉壓抑了那些本來不擅長科舉科目的人的思想,也使一些知識分子,無法在學術上思想上進行創新。從而導致了思想上的落後,使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停滯不前。甚至產生像孔乙己那樣的科舉犧牲者;2、科舉度也產生了家庭...
科舉時代連中三元是什麼意思
科舉時代連中三元指的是:在鄉試、會試、殿試中都獲得第一名的意思。據統計,在我國古代科舉制度實行的1300年中,連中三元的只有17人。清代長洲人錢柴,在乾隆年間連獲鄉、會、殿試第一名,乾隆愛才,親賦“三元詩”紀瑞致賀。...
中國古代科舉
中國封建王朝通過設立各種科目公開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創始於隋,形成於唐,完備於宋,強化於明,至清趨向衰落。光緒二十七年,武科考試正式廢止,歷經1300餘年。科舉是中國古代讀書人...
科舉時代的具體制度是什麼
中國科學制度創始於隋朝,確立於唐朝,完備於宋朝,興盛於明、清兩朝,歷經隋、唐、宋、元、明、清。隋朝科舉分進士、明經兩科。唐朝分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字、明算六學。明清兩朝的科舉制度基本相同,分為童試、鄉試...
古代科舉每年的人數有多少
古代科舉,一人得中,乃是舉整個宗族之力才能辦到的事情。科舉三年開科一次,在漫長的1300年的科舉考試中,也就產生出700多名狀元、近11萬名進士。隋朝是科舉制度的形成時期:1、背景:南北朝時期的士族門閥制度,不能滿足眾多庶族...
大明朝第一次科舉為什麼有兩次
大明朝第一次科舉有兩次,是因為明王朝建立不久,官員缺額很多。洪武四年1371正月,令各行省連續三年舉行鄉試,所有舉人都免予會試,赴京師聽候選官。又從各行省的舉人中選拔一些年少俊逸者擔任翰林院編修、祕書監直長等官職,讓...
王安石科舉了嗎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慶曆二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籤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罷相。...
 1 2 3 下一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