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春秋時期的百科

屈原是春秋時期哪國人
屈原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是“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開闢了“香草美人”的傳統。屈原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詩...
歷史上春秋時期的三位霸主是
1、齊桓公齊小白,春秋五霸之首,先秦霸主之一,公元前685至前643年在位,春秋時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姜姓,齊氏名小白。齊桓公是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齊僖公第3子、齊襄公弟,其母為衛國人。在齊僖公長子齊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孫無知...
春秋時期伍子胥本為哪國人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至公元前484年,名員,字子胥,本楚國人今湖北省監利縣黃歇口鎮,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以封於申,也稱申胥。伍子胥之父伍奢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費無極讒害,和其長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從楚國...
春秋時期諸侯爭霸的影響是什麼
春秋時期諸侯爭霸的結果促進了奴隸制的衰亡,在春秋時期諸侯爭霸中,華夏族和周邊各部落的聯絡、西方的秦國,各大國兼併小國,也為社會的發展、融合加強了,實現了區域性的區域性統一、階級關係的變化和新制度的產生創造了條件、...
屈原是春秋時期什麼國人
屈原是春秋時期楚國人。屈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開闢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楚辭之祖”。以屈原作品為主體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
戰國春秋時期的樂器有哪些
按照樂器的製作材料,將樂器分為:金、石、絲、竹、鮑、土、革、木八類,以青銅為材料製成的樂器,如鍾、饒、編鐘等。石:以石頭為材料製成的樂器,如馨、編磐。絲:以蠶絲為弦製成樂器,如琴、瑟、箏、築等。竹:以竹子為材料製成的樂...
春秋時期有什麼特點
1、經濟上: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標誌著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高。我國的封建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生產力的飛躍引起了生產關係的革命。井田制逐漸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並最終通過各國變法確立了下來。2、政治上:諸侯爭...
春秋時期五位覇主的真名叫什麼
1、齊桓公:姜姓,呂氏,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先秦五霸之一,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時齊國第十五位國君。2、晉文公:姬姓,名重耳。是中國春秋時期晉國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晉獻公之子,母親為狐姬。3、宋襄...
春秋時期的銘文
銘文,本指古人在青銅禮器上加鑄銘文以記鑄造該器的原由、所紀念或祭祀的人物等,後來就泛指在各類器物上特意留下的記錄該器物製作的時間、地點、工匠姓名、作坊名稱等的文字。在網路遊戲《魔獸世界》中銘文作為一種商業...
春秋時期社會制度基本特點
春秋時期各個諸侯混戰,當時政治制度在禮,禮是先秦國家一切制度的依據,據禮以設制度,“天下國家可得而正也”。禮的內容極為廣泛,包括國家的一切典章制度,以至社會生活中的婚喪禮儀、宴享朝聘之類。大凡關於政治、經濟、軍事...
春秋時期有多少個諸侯國
春秋時期諸侯國的具體數量說法不一,最誇張的說法是八百諸侯國,出自《史記·殷本紀》:“周武王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殷會周者八百。”《呂氏春秋·觀世》則說,“周之所封四百餘,服國八百餘。”目前普遍認為,當時有100多個諸侯...
春秋時期於春秋戰國時期一樣嗎
春秋時期:是中國歷史西周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這一歷史時期,史稱“春秋時期”。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又稱東周時期,一般史學界以三家分晉、田氏代齊為春秋戰國分界線。...
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是誰
第一個霸主是齊桓公。在鮑叔牙的力薦下,齊桓公決定不計前嫌,任用管仲為相。管仲在齊國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成就了齊國的霸業,而齊桓公也成為春秋五霸中最早的一個霸主。春秋時期第一個取得霸主地位的是()A.齊桓公B.晉文公C.楚...
春秋時期有哪些小國
春秋時期小的國家有:宋國、鄭國、蔡國、衛國、庸國、莒國、邾國、杞國、曹國等。其實很多國其實是本國封國,並沒有獨立出去,但後世史家不知道,也給單獨羅列成諸侯國了。春秋時代,通常用來指中國東周前半期歷史階段,即自公元...
春秋時期的孔子使用怎樣的文字呢
孔子是春秋時期的人物,而在春秋時期的文字的形式是大篆,所以孔子使用的文字是大篆。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
春秋時期有哪些國家
春秋初年,大小諸侯國見諸經傳的有一百七十餘個,然其會盟、征伐事蹟彰彰可考者,不外齊、晉、楚、秦、魯、宋、衛、燕、陳、曹、蔡、鄭、吳、越等十數國。春秋戰國時期有100多個國家,最後通過不斷的戰爭,兼併,後終於成為有秦,...
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是同一時期嗎
1、春秋是中國歷史階段之一。關於這一時期的起訖,一般有三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是公元前770至公元前476年;一種說法認為是公元前770至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智氏;另外一種說法認為是公元前770至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分...
春秋時期是哪個朝代
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53年/公元前403年)是中國歷史上東周的前半段時期。魯國史官記錄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並按春、夏、秋、冬四季分類,於是這部編年史被名為“...
歷史上春秋時期為什麼叫春秋時期
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報導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加以整理修訂,成為儒家經典之一。《春秋》記錄了從魯隱公...
春秋時期諸侯爭霸有何利弊
春秋時期的大國爭霸,是中國奴隸制瓦解的反映,大國爭霸的結果更促進了奴隸制的衰亡,也為社會的發展、階級關係的變化和新制度的產生創造了條件。利: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疆域不斷擴充套件,加快了統一的步伐;出現了民族的交融。弊:給社...
春秋時期為什麼叫春秋
所謂春秋戰國之一的“春秋”他僅僅單純來源於未經孔聖人整理之前的《春秋》。它由魯國史官所編寫,主要記載當時各國發生的重大事件,因為此書目錄部分按年、季、月、日所編寫,又將一年發生的重大事件分春、夏、秋、冬四季...
春秋時期有哪些名言警句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2、發奮忘食,樂以忘優,不知老之將至。3、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4、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5、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6、生於憂患,死於安樂。7、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
關於春秋時期的一些稱呼問題
關於春秋時期的一些稱呼如下:1、春秋時期的爵位一般都以公、侯、伯、子、男相稱。2、伯就是該諸侯為伯爵爵位。國君的妻子應稱呼為夫人、元妃或姬。3、國君的兒子一般都稱公子。4、國君自稱為寡人。寡人是一種謙稱,原意...
春秋時期的神醫是叫扁鵲還是扁鶴
扁鵲,公元前407年出生,公元前310年去世。姬姓,秦氏,名緩,字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名醫。春秋戰國時期渤海郡鄭(今河北滄州市任丘市)人。由於他的醫術高超,被認為是神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了上古神話的黃帝時神醫“扁鵲”...
春秋時期的介子以他什麼而得名
春秋時期的介子以忠孝而得名,為紀念他而得名的地方是介休。介子推又名介之推,後人尊為介子,春秋時期晉國(今山西介休市)人,為晉文公重耳侍臣。晉獻公在位,聽信讒言,猜忌諸子。太子申生自殺,公子重耳出逃。介子推為從臣之一,隨重...
 1 2 下一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