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魏徵的百科

李世民臨死前對魏徵説的話
應該是唐太宗在魏徵死後對眾臣説的話,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今魏徵已去,吾失一鏡矣。”白話文就是“以銅作為鏡子,可以端正衣冠;以歷史作為鏡子,可以知道國家的興亡;以人作為鏡子,可...
關於魏徵的諫言
魏徵: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創建“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魏徵以直言敢諫而聞名,據《貞觀政要》記載統計,魏徵向李世民面陳諫議有五十次,呈送給李世民的奏疏十一...
唐太宗和魏徵的關係
唐太宗把魏徵比作鏡子,是因為魏徵是一個諍臣,從來都是直諫無懼,據理力爭。唐太宗很怕他,因為很多時候在他面前沒面子,唐太宗很煩他,因為只要他提的意見和建議唐太宗不採納,他就反覆提,不達目的絕不罷休。可是,唐太宗也絕對離不...
李世民為什麼鞭屍魏徵
李世民沒有鞭屍,是推倒碑石,磨滅碑文,原因一是因他生前舉薦的人蔘與太子承乾謀逆,二是因為唐太宗發現魏徵有泄露諫書的行為,因而懷疑魏徵沽名釣譽。據新唐書記載:公元643年,魏徵病死。唐太宗很難過,親自去他家弔唁,並立碑悼念,...
魏徵是什麼神仙
魏徵不是神仙,只因為魏徵為人比較正直所以被民間的老百姓傳説成了門神,並且在西遊記當中被神化成了神仙並且在睡夢中斬了涇河龍王,與《西遊記》記載的傳説有關。真正的魏徵在公元580年出生於北周時期的鉅鹿郡下的曲陽縣,...
唐太總時名臣魏徴是不是魏徵
魏徵和魏徵是同一個人,在新中國簡化漢字之前,徵是徵的繁體字,但是後來隨着新中國簡化漢字運動中逐漸將其統一成徵,因此,魏徵就是指魏徵,現在的用法應該以簡體的魏徵為主。魏徵同魏徵,字玄成,鉅鹿郡人,唐朝政治家、文史家、思想...
魏徵的格言
榮辱之責,在乎己而不在乎人。水可載舟,亦可以覆舟。縱橫計不成,慷慨志猶存。地窪下,水流之;人謙下,德歸之。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縱橫計不就,慷慨志猶存。居安思危,戒奢以儉。人君當神器...
魏徵在唐朝時是什麼官
魏徵,字玄成,在唐朝時是宰相,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創建“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貞觀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諡號“文貞”。葬禮從簡。同...
唐太宗與魏徵
唐太宗李世民,祖籍隴西成紀,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李世民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李世民為帝之後,積極聽取羣臣的意見,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厲...
魏徵被誰殺死 魏徵是誰
1、歷史上的魏徵並不是李世民殺的,魏徵有疾而終,不是被人殺的。2、魏徵,現作“魏徵”(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貞觀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鉅鹿郡下曲陽縣(今晉州市)。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
魏徵屬於三省中哪一個職位
魏徵是侍中,為門下省長官,正三品,宰相職。魏徽就是魏徵,古代徽通徵,字玄成。漢族,鉅鹿郡人,一説邢台市鉅鹿縣人,一説是河北省邯鄲市館陶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諫議大夫、左光祿大夫,宰相、封鄭國公,諡文貞,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房玄齡和魏徵被稱為什麼
房玄齡精於謀劃,思維縝密,處事滴水不漏,《新唐書》本傳對房玄齡的評價是“玄齡當國,夙夜勤強,任公竭節,不欲一物失所。無媢忌,聞人善,若己有之。明達吏治,而緣飾以文雅,議法處令,務為寬平。不以己長望人,取人不求備,雖卑賤皆得盡所...
李世民畏魏徵的譯文
《李世民畏魏徵》是北宋史學家司馬光所作《資治通鑑》中的一篇散文。文章記述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大臣魏徵的一段故事。魏徵的樣貌雖不超過一般人,卻有膽識謀略,善於讓皇帝回心轉意。魏徵總是觸犯龍顏當面直言規勸;有時皇上...
魏徵為什麼敢直言上諫
1、為了報李世民的不殺之恩,忠君愛國。2、李世民乃一代明君,善於聽取他人的意見,能納諫,因此魏徵敢直言上諫。3、魏徵是一個聰明的人,知道李世民不會殺他,若李世民殺害魏徵,李世民就會被認為是一個昏君,不愛忠臣,因此他敢於直...
魏徵怎麼死的 你知道嗎
1、公元643年,魏徵病死。2、唐太宗很難過,親自去他家弔唁,這在古代中國是至高無上的榮譽。可是在魏徵死後,一切都發生讓人瞠目結舌的變化。魏徵在死之前曾經向唐太宗祕密推薦當時的中書侍郎杜正倫和吏部尚書侯君集,説他們...
魏徵的名言
魏徵的名言有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古木鳴寒鳥,空山啼夜猿。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盈,則思江海下百川。傲不可長,欲不可縱,樂不可極,志不可滿。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祖籍鉅鹿郡下曲...
唐朝魏徵是什麼官
魏徵在唐朝時的官職是鄭國公,官至光祿大夫,封鄭國公。是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創建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是《羣書治要》總編、《隋書》序論,《梁書》、《陳書》、《...
魏徵房玄齡和長孫無忌誰最厲害
魏徵、房玄齡、長孫無忌都是有名的忠臣,功臣,各有所長。魏徵,字玄成,祖籍鉅鹿下曲陽,現晉州市。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創建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貞觀十七年643年,魏徵...
魏徵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有何功績呢
魏徵是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魏徵的功績:1、魏徵以直言敢諫而聞名,據《貞觀政要》記載統計,魏徵向李世民面陳諫議有五十次,呈送給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諫諍多達“數...
為什麼唐太宗把魏徵當做明鏡
魏徵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是唐高祖最青睞,最信任的人。一方面因為魏徵的忠誠,捨己為國。一方面因為唐高祖聽從進諫由於魏徵能夠犯顏直諫,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際,他也敢面折廷爭,從不退讓。所以,唐太宗有時對他也會產生敬畏之心魏...
西遊記裏寫魏徵入夢斬龍王是何意
涇河龍王因為自己的子孫免遭滅絕,違抗天條,這種行為就好像是一個人去偷去搶,違反國法,但是他也是為了自己的孩子能吃飽飯,不至於餓死,從情理上值得同情,從法律上需要嚴懲,求助皇帝,皇帝答應他了,但是龍王也沒説清楚,皇帝以為把魏...
李世民為何恨魏徵
1、原因是因為唐太宗懷疑魏徵生前的時候和太子沆瀣一氣,結黨營私,一怒之下才做出了類似於鞭屍這樣懲罰性的行為。2、魏徵的形象在唐太宗心目中開始動搖開始於太子李承乾密謀造反事件。魏徵曾經生前力薦的兩個大臣都因為...
為什麼唐太宗把魏徵比作鏡子﹖
唐太宗把魏徵比作鏡子,是因為魏徵是一個諍臣,從來都是直諫無懼,據理力爭。唐太宗很怕他,因為很多時候在他面前沒面子,唐太宗很煩他,因為只要他提的意見和建議唐太宗不採納,他就反覆提,不達目的絕不罷休。可是,唐太宗也絕對離不...
魏徵名言 魏徵名言推薦
魏徵名言如下。1、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2、地窪下,經典語句,水流之;人謙下,德歸之。3、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4、榮辱之責,在乎己而不在乎人。5、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魏徵死後被鞭屍怎麼回事
魏徵死後只是被推倒墓碑,沒有鞭屍。魏徵曾把自己給皇帝提建議的書稿給當時記錄歷史的官員褚遂良觀看。唐太宗懷疑魏徵故意博取清正的名聲,心裏很不高興。下旨解除衡山公主和魏徵長子魏叔玉婚約。到後來他越想越惱火,竟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