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哪次的百科

南京條約是在哪次戰爭後簽訂的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南京條約》又稱《江寧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與外國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朝在與英國的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戰敗。清政府代表在泊於南京下關江面的英軍旗艦康華麗號(亦譯作皋華...
古猶太人第二聖殿毀於哪次起義
第二聖殿在猶太人反抗羅馬帝國暴政時被毀。公元前539年,波斯帝國推翻了新巴比倫王國。波斯王居魯士大帝頒旨,讓猶太人在公元前537年回耶路撒冷重建聖殿。由於重建過程並不順利,第二座聖殿於公元前515年完工。在公元前37...
師夷長技是哪次運動
師夷長技是洋務運動。洋務運動,又稱自強運動。是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挽救清朝統治的自救運動。1861年1月11日,愛新覺羅·奕訢會同桂良、文祥上奏《通籌...
韓信打過哪次敗仗
據歷史記載,韓信沒有打過敗仗。韓信,漢族,淮陰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軍事家,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九年級傑,與彭越,英布並稱為漢九年級大名將。在楚漢戰爭中,韓信發揮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平定了魏國,又背水一戰擊敗代,趙,之後,他又...
哪次戰役皇太極基本上統一了東北
由皇太極發動,明清雙方各投入十幾萬大軍參戰,從公元1640年,清軍圍困錦州城起,到公元1642年,松山城被清軍攻陷,明軍主帥洪承疇被俘止,戰爭共經歷了兩年,以明軍慘敗告終,明朝傾盡國力打造的九邊精鋭損失殆盡,只剩三萬殘軍跟隨吳三...
楊修死在曹操的哪次大戰中
楊修此人,才華橫溢,思維敏捷,《後漢書》稱他“好學,有俊才”,而且他是名門之後,出身弘農楊氏,其曾祖楊震,在《後漢書》中單獨列傳,家族中“四世太尉”,極其顯赫。然楊修恃才傲物,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裏,最後因著名的“雞肋”事件被曹...
退避三舍是哪次戰役
退避三舍這個時間發生在城濮之戰中,因為晉國的重耳為了報答當年逃亡之後受到楚王善待的恩情,所以在晉、楚兩國交戰的時候退避三舍。這個成語現在被用來形容一個人為了免衝突的發生,從而退讓、迴避的行為。退避三舍發生在...
火燒圓明園發生在哪次戰爭期間
火燒圓明園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戰爭時間:1960年10月5日英法聯軍兵臨北京城下(10月6日,英法聯軍闖進圓明園,進行搶劫。10月7日至9日,主要焚燒圓明園,大火連燒3晝夜)。侵略者:英法聯軍兵臨北京城下。幫兇: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
哪次戰役確立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夷陵之戰確立了三國鼎立局面。東吳守住了荊州,而蜀漢受到重創,元氣大傷。此戰兩國實力都受到影響,為雙方日後消除矛盾、共同抗魏奠定基礎。戰役中失利的蜀漢昭烈帝劉備向西敗逃,但是到了益州東部的永安便不再西進。孫權方...
依法治國在哪次會議提出
依法治國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1997年10月,中共十五大報告首次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擴展資料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依法治國是發展...
抗日戰爭第一次勝利是哪次
抗日戰爭的第一次勝利指的也就是人們常説的平型關戰役,這次的戰役雖然並不是最大規模的戰役,但是卻在抗日戰爭中佔據着重大作用。平型關大捷(又稱平型關戰鬥、平型關伏擊戰)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在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
背水一戰是哪次戰役
背水一戰是楚漢之爭中最關鍵的戰役之一,它奠定了劉邦創立漢朝的基礎,也打破了常規作戰的規律,以少勝多,大敗趙軍。這場戰役斷絕了士兵的退路,從而激發他們的鬥志,拼死奮戰,扭轉戰局。説起歷史上最著名的戰役,很多人都會不約而...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哪次會議提出
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在萬隆會議提出的。2、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3、萬隆會議十項原則有尊重基本人權、尊重《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尊重一切國家的主權和領...
項羽的破斧沉舟是哪次戰役
破釜沉舟是秦末鉅鹿之戰,在《史記》裏關於鉅鹿之戰和破釜沉舟的記載是這樣的,項羽已殺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乃遺當陽君、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救鉅鹿。戰少利,陳餘復請兵。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
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地震是哪次
人類歷史上已知破壞力最大的地震是1960年5月的智利大地震。那次地震從1960年5月21日凌晨開始,一直持續到6月23日,在前後1個多月的時間內,先後發生了225次不同震級的地震。震級在7級以上的有10次之多,其中震級大於8級的有3...
中國國徽在哪次會議上確立
中國國徽是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確立:1、中國國徽確立內容:1950年6月18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及對該圖案的説明,同年9月20日,公佈中...
和平解放北平是哪次戰役
1、平津戰役。2、平津戰役是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個戰役。從1948年12月22日起,人民解放軍在中共中央軍委的領導下,採取先打兩頭、後取中間的原則,首先攻克了西線的新保安、張家口兩地,之後在1949年1月15日,殲滅了天津國民黨的...
七百里驅十五日指的是哪次反圍剿
這首詩是在第二次反圍剿所做的,名為《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該詞通過對反第二次“圍剿”的首次戰鬥東固之戰的生動描繪和整個戰役的藝術概括,熱情洋溢地歌頌了根據地軍民同仇敵愾的革命精神和人民戰爭的無敵威...
彌彥在哪次戰爭中失去自己的父母
彌彥在第二次忍界戰爭中失去自己的父母,彌彥為日本漫畫《火影忍者》及其衍生作品中的男性角色,在結識了小南、長門後跟隨自來也一起學習忍術,長大後為了實現世界和平的理想而創建了曉。其查克拉屬性為水屬性,所以擅長水遁...
歷史上最嚴重的地震是哪次
1、1960年5月22日19時11分發生在南美智利的那次地震最大,震級達到8、9級。2、還有人認為1906年1月31日南美厄瓜多爾一哥倫比亞邊界附近海中發生的那次地震最大,震級達到8、9級。3、也有人認為1933年3月3日日本三陸東邊...
求同存異是在哪次會議上提出的
求同存異是萬隆會議上提出的。萬隆會議,即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個亞非國家和地區的政府代表團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召開的亞非會議。這是亞非國家和地區第一次在沒有殖民國家參加的情況下討論亞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國際...
破釜沉舟是哪次戰役
破釜沉舟出自鉅鹿之戰,在這次戰役中,項羽率軍渡過黃河後命人打碎行軍做飯的炊具、沉掉過河的船。他以自己不勝則死的決心鼓舞起士兵的鬥志,才打出了這一場流傳千古的戰役。...
雙長制首次提出是在哪次會議
1、雙長制是在三灣改編中首次提出的,雙長制是一種指揮制度,強調人事兩權分離。在秋收起義失敗後,進行三灣改編,提出支部建在連上,黨指揮槍的制度。為雙長制伊始。從此,中國堅定不移地實施這個制度。2、事實上歷朝歷代都有類...
被稱為絞肉機的是哪次戰役
1、凡爾登戰役。2、這是一場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戰爭,因為其強大的破壞力和持續的時間之長,被人們稱作“絞肉機戰爭”。這場戰爭從1916年2月21日延續到了12月19日,德法兩國死亡超過25萬人,50多萬人受傷。3、1916年2...
小升中看哪次的成績
小升中看最後一次期末考試成績。全國小升中是國小生升入國中生的簡稱。按照中國義務教育政策與相關法律法規,國小升入國中就讀是不需要升學考試的,大多為免試就近入學,但是民辦國中和部分公辦重點國中依然舉辦小升中的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