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孔子的百科

孔子的名言如三人行必有我師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孔子的教師思想
孔子主張忠國愛民、仁愛孝悌的人倫教育,勇毅力行、剛健有為的勵志教育,終身學習、博學多能的智育教育,文明禮貌、舉止文雅的禮儀教育,節約資源、天人合一的生態文明教育。孔丘認為作為教師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1、學而不厭...
孔子不怕失敗的名言
孔子不怕失敗的名言:1、孔子曰:“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2、孔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可以謂之文也。”;3、孔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4、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5、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關於孔子孟子的廟
孔子廟通常被稱為文廟,又被稱為孔廟或夫子廟,作用是祭拜孔子,提倡道德和弘揚文風學風。孔廟是古代城池中最基本的五個中國的“廟”之一,山東的孔廟最為著名,孔子的老家及後世子孫都在那裏,而且最早的孔廟也是在那裏。孟廟,又...
孔子的品德急
1、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2、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孔子曾這樣形容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
淺析孔子的孝道觀
《論語》以“孝”為人的道德情感的出發點,使之層次化,系統化,普遍化。孝不但要養親,還要敬親安親,愉色而養,真正成為人的道德情感需要。其次,還把“孝”,“悌”相連,由家庭推向社會,把家庭內部之愛普遍化,最後,還賦予孝以政治內涵...
君子是孔子所贊同的理想人格表現
君子是孔子的人格理想。君子以行仁、行義為己任。君子也尚勇,但勇的前提必須是仁義,是事業的正當性。君子處事要恰到好處,要做到中庸。人並非天生就是君子,要成為君子,必須加強修養。修養不僅包括內在精神的修養,還包括文、...
關於孔子的信息
孔子出生於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去世於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慄邑,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
孔子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
學習方法:1、多讀多悟:孔子晚年好《易》,讀到韋編三絕的程度;2、能專能深:孔子曾跟師襄學琴,一首曲子練了十來天,師襄讓他換首曲子練練,孔子説只熟悉它的曲調,但沒摸到規律。又過一段時間,師襄又讓他換首曲子練練,孔子説還沒領...
電影孔子孔子説的名言
1、臣不在其位,不謀其政。2、見義不為,無勇也。3、道不同,不相為某。4、仁者愛人,以禮殺人,則非禮也。5、已所不欲,勿施於人。6、四海之內,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7、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孔子的弟子誰死後孔子哭得最傷心
顏回身體不好,早死。顏回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孔子哭的極其悲痛,跟隨孔子的人説:“您悲痛過度了!”孔子説:“悲痛過度了嗎?我不為他悲痛過度還為誰呢?”顏回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很...
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有那些
1、顏回:尊稱顏子,字子淵,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歷代文人對顏回推尊有加,以顏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歷代帝王封贈有加。2、閔損:字子騫,尊稱閔子,世以字行。孔子高徒,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回並稱,為七十二賢之一。3、冉耕:字伯牛,孔...
怎麼去孔子學院當老師
1、熱愛祖國,熱愛漢語國際推廣事業。2.具有2年及以上教齡的國內高等院校。3.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對外漢語、中文、外語、教育、文化等人文學科專業學習背景。4.普通話達到二級甲等以上(含)水平,能熟練使用英語或所在國語言...
孔子的名言要10句帶解釋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譯文:學了,然後按一定時間去温習它們,不也愉快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譯文:有朋友從遠方而來,不也愉快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譯文:別人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一個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巧言令色,鮮矣...
孔子的女兒的是誰
在《論語公冶長》中記載“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也就是孔子把女兒嫁給了坐過牢的公冶長,孔子的女兒是公冶長的妻子,由於史無明文,對於孔子的女兒我們已無從知曉,也就是説,沒人知道孔子的女兒的...
孔子的得意門生是誰
大弟子,顏回。優點:學習認真,好學不綴,尊師重道,考慮問題全面;缺點:創新不足。孔子評價:斯人難再得;二弟子,子路。優點:知錯就改,武藝高強,膽色過人,是孔子的貼身保鏢;缺點:有匹夫之勇,無智者之謀。孔子評價:最忠實的追隨者;三弟子,子貢...
孔子被尊為什麼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慄邑,魯國陬邑人。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
孔子的名言聞到有先後樹葉有專攻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出自韓愈的師説,意思是懂得真理,先後不同,專業各異,擅長不同,知道道理有先有後,技能學業各有專門研究,也可以説人與人之間不能以年齡的大小來評判學識的高低,只要這個人有你所不會的學問,那麼他就可以成為...
孔子的思想正名
正名:指遵從禮法,讓名符合實際;孔子認為,天下大亂的根源在於不遵守禮法,也就是名不副實,要讓天下平息爭鬥,恢復和平,最根本的是讓天下名實相符。這一思想當時並未被接受,字詞的混亂,由此而生,戰國時期,用詞很混亂;孔子的正名,單指禮...
孔子和孔夫子是同一個人嗎
孔子和孔夫子是同一個人的不同稱呼。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到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
孔子被後世尊為什麼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
孔子被後人稱為
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至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慄邑,生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與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
孔子拜師第一自然段總寫什麼
主要寫孔子決意拜師。原文第一自然段:孔子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孔子:子姓,以孔為氏,名丘,字仲尼。家中排行第二。子:古...
孔子的後代
孔子後裔,著名的後人包括:1、第10代孫,西漢孔藂,早年追隨漢高祖碭山起義,屢立戰功,曾官左司馬、將軍、都尉。2、第11代孫,西漢孔臧,孔聚之子,漢文帝時嗣蓼侯,遷博士,拜太常,位列九卿,在官數年,著書十篇,賦二十四篇。3、第11代孫,西漢...
孔子助人為樂的名言有哪些
1、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2、不學禮,無以立。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4、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5、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6、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深湯。7、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8、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