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颔联的百科

望岳颔联最传神的两个字是
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
宿云门寺阁的颔联如何分析
《宿云门寺阁》作者:孙逖,全诗: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画壁余鸿雁,纱窗宿斗牛。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颔联是写到达宿处后凭窗远眺的景象,这两句对偶工稳,内蕴深厚,堪称是篇中的警策。“悬灯”、“卷...
望岳中的颔联是哪句
望岳中的颔联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一个“钟”宇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颔联是什么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作者是孟浩然。原文是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译文是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
颔联指的是哪一句
颔联指的是律诗的第二联(三、四对句),律诗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颔联就是律诗第二联,即三四句,一般要求对仗。首联是第一,二句;颔联是第三,四句;颈联是第五,六句;尾联是第七,八句。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
颔联颈联尾联分别是什么意思
颔联颈联尾联的意思分别是:律诗中第三,四句即颔联,律诗中第五,六句即颈联,律诗中最后两句即尾联。其中颔联和颈联要求必须对仗。另外,律诗有平仄声的要求。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
书愤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
书愤颔联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夸张可分为"普通"类和"超前"类。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
颔联颈联是第几句
颔联是律诗中的第二句,颔是下巴的意思。颈联是律诗中的第三句,颈是脖子的意思。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
望岳颔联和颈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望岳颔联具体写泰山的雄奇壮观的景象,天地间的灵秀造化都集于泰山,山势之高足可遮天蔽日,表现了对于泰山美景、巍峨气势的赞叹。颈联写作者所见所想,杜甫并未登山,但他写到“荡胸生层云”,既是他对于登上泰山后的想象,又是他...
七律长征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的意思
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万水千山在红军的眼里只不过是平常事;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只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
塞下曲李白颔联表达技巧上的妙处
颔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能战,英勇杀敌。颔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家的...
颔联是什么
近体诗以五言和七言为主,其中四句的为绝句,又称截句,八句的为律诗。对于律诗,两句为一联,共分为四联:第一联称首联,首的意思就是头,第二联称为颔联,颔的意思是下巴,第三联称为颈联,颈的意思是脖子,第四联称为尾联,尾的意思是尾巴。...
客至颔联用了什么修辞
《客至》颔联使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客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律,作于成都草堂落成之后。此诗前两句描写居处的景色,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后六句写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恳待客,呼唤邻翁对饮的场景。《客至》...
望岳中颔联的修辞和作用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杜甫为了强调泰山的雄伟高大,故意夸大了在山上所感所见,反衬出泰山巍峨高耸。使人的心胸和视野开阔,实际上是借赞颂泰山,而表达自身的高远心志与伟大抱负。《望岳》是唐代诗人杜...
如何理解次北固山下的颔联和颈联
此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景。先写青山重叠,小路蜿蜒,碧波荡漾,小船轻疾。“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为历来传...
颔联是哪一联
颔联是指律诗的第二联(三、四对句),颔联一般要求对仗。律诗分为四联:首联、颔(hàn)联、颈联和尾联。颔联一般要求对仗。首联是第一二句,颔联是第三四句,颈联是第五六句,尾联是第七八句。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
江汉杜甫颔联运用什么艺术手法
采用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江汉》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律诗。颔联二句紧扣首句,对仗十分工整,诗人通过对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把他“思归”之情表现得很深沉。他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
杜甫对雪中的颔联作用是什么
先写黄昏时的乱云,次写旋风中乱转的急雪。这样就分出层次,显出题中那个对字,暗示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仿佛和严寒的天气交织融化在一起了。但最重要的是作者通过对天气,景物的描写借景...
过故人庄的颔联是什么
过故人庄的颔联: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描写“故人庄”的自然环境美。上句是近景,绿树环合,别有天地,幽雅恬静而富有神秘感。《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
为什么叫颔联
颔联是指律诗的第二联,即三四句,一般要求对仗。律诗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出自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律诗的容量比绝句增加了一倍,所...
颔联指的是人体哪个部位
人身体的下巴。人体部位名。指颈上方、下颌下方的柔软处。颔(又称下巴、下颔、下巴颏),是位于人类面部嘴唇以下的部位,人到年老时下巴会逐渐萎缩,这是老化现象的一个过程。指颈上方、下颌下方的柔软处。引申为与头有关的人...
登岳阳楼的颔联所描写的景象
登岳阳楼颔联所描写的景象:只见吴越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分割于东南;苍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浮荡着大地长天。寄托的感情:颔联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日夜浮”三字,下得深沉,寓情于景,隐含自己长...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吗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不管是言律诗还是七言律诗,一般来讲最好是颔联和颈联对仗,(即律诗的中间两联)如果没有这个本事,那么颈联要(即第五第六句)一定要对仗。作律诗不仅要用对仗而且还要讲究平仄和压韵。五言律诗一般首句不用押...
颔联是第几句
颔联是律诗的第二联,也就是诗的第三四句。颈联是律诗的第三联,也就是诗的第五六句。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则称排律或长律。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
四句古诗分首联颔联吗
四句古诗不一定分首联颔联。不是所有的古诗都有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在律诗中才有。如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首联是第一,二句,颔联是第三,四句颈联是第五,六句,尾联是第七,八句。每首律诗的二、三两联(即颔联...
 1 2 下一页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