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道德經的百科

道德經的思想
1、哲學上:“道”是天地萬物之始之母,陰陽對立與統一是萬物的本質體現,物極必反是萬物演化的規律。2、倫理上:老子之道主張純樸、無私、清靜、謙讓、貴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3、政治上:老子主張對內無為而治,不...
道德經反映了老子什麼思想
可以用三個關鍵詞概括《道德經》的思想:第一,“自然”,也就是事情本來的那個樣子,自然之性,天生的。按照事物本來的樣子生長,就達到了生命的最佳狀態;第二,“無為”,不折騰,順應事物的自然本性。“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順應...
道德經關於誠信的經典語錄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感情有着極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為的重要前提。土扶可城牆,積德為厚地。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國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禮。善氣迎人,親如弟兄...
哪本書可與易經鬼谷子道德經齊名
1、《論語》《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共二十篇,成書時間大約在春秋戰國時期。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
道德經講的是什麼意思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
道德經有名片段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2、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3、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5、知人...
道德經作者是誰
《道德經》的作者是我國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與哲學家老子,老子的原名叫做李耳,字伯陽,他所創作的《道德經》這部著作被封為道家學派的經典著作,在道家弟子眼中,老子的地位是可以跟儒家弟子眼中的孔子的地位比擬的。作為諸...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三章解讀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釋義:善於知人是智慧,認識自我才高明。戰勝別人有威力,戰勝自我強中雄。知道滿足就富有,勤奮堅毅志向明。不忘根本能長久,死不...
老子的道德經怎麼解釋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道德經》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
道德經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中心思想是:1、一切事物皆順其自然的發展,萬物都不應對其施加外力而改變它們本來的發展規律。對其本質特性不加破壞,才是自然。只有這樣,才能和諧;2、無為,本身就是一種作為,無為是一種大作為。僅此,就充滿了思想的辯證,閃耀着...
請幫助理解道德經的意思
從三個字各自內涵來看,老子的意見是:道是無形的,它必須作用於物,透過物的媒介,而得以顯現它的功能。這裏,道之所顯現於物的功能,老子把它稱為德,道產生了萬事萬物,而且內在於萬事萬物,在一切事物中表現它的屬性,也就是表現了它的...
道德經關於人生的格言
天下之事常成於困約,而敗於奢靡。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
《易經》和《道德經》的區別
《易經》和《道德經》的區別有:1、範圍不一樣:《易經》指《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道德經》則是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2、內容不一樣:易經的內容...
道德經關於人生的語錄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天下之事常成於困約,而敗於奢靡。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
那一本關於道德經的書比較權威
馬王堆出土的《道德經》比較權威。《道德經》只有兩個版本,一本是敦煌版,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道德經》,而另一版本是錦帛版的,是馬王堆出土的,而且德經在前、道經在後。《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
道德經中的道是什麼意思
《道德經》中的“道”主要有三層意思:1、“道”指世界本源,這是延續易經的説法,比較晦澀難懂,可以略過。《易經》曰:“一陰一陽謂之道”。意思是:陰陽的交合是宇宙萬物變化的起點。2、“道”指思想或統治體制,類似於“採用什...
道德經這本書講的什麼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道德經》是一部哲學著作...
老子道德經共有多少成語
老子《道德經》共有43個成語,分別是:玄之又玄、功成不居、和光同塵、天長地久、功成身退、金玉滿堂、目迷五色、寵辱若驚、聽而不聞、渙然冰釋、虛懷若谷、芸芸眾生、餘食贅行、知雄守雌、知榮守辱、知白守黑、天道好還...
老子道德經裏得道得觀點
1、它以道法自然為核心,闡述瞭如何讓人們的個人修身達到少私寡慾、知足不辱的境界,如何讓人們的處世達到以柔克剛、不求而得、天人合一的境界,如何讓君主的治國達到為無為而治、德善德信而令百姓莫之令而自均的境界,以至...
道德經中玄德是什麼意思
玄德一詞出自《道德經》第五十一章,原文如下: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老子道德經全文
《道德經·第一章》作者:老子,朝代:春秋。1、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2、譯文:“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
道德經裏表達了哪些道家思想
對《道德經》的解讀應該慎重,他並不完全代表道家思想,而是對沉澱上萬年中華民族先輩的認識進行了歸納,要真正讀懂《道德經》必須要有樸實的心態,《道德經》所寫的是萬物產生的規律,含河圖,洛書的解讀,人認識事物的方法,心態以...
道德經第五章心得體會
1、萬事萬物在自然面前都是平等的,無所謂對誰好對誰壞,各自都按照自己的規律和法則生存、進化、發展,相互間即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就是在這對立統一的關係中,維持着平衡、進化、發展。所以順其自然才是大德。2、老子本章的...
道德經第四章怎麼理解
道的功用無窮無盡,用之不竭;它淵博深遠生養萬物;它挫掉了鋭氣,解除了紛擾,收斂了光芒,散落到了塵埃之中。我不知道是誰生育了它,然而萬事萬物都生育於它。《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着作,為其...
道德經第四章理解感悟總結
第四章闡述的是心性,心空無住,深藏若虛,唯有空才能包納太虛,雖空無所有,卻妙用無窮,越是空淨,越是靈妙,心無所欲,自然沒有稜角,心不被外境所轉,自然不被外境所纏,和光同塵,隨緣而住,隨緣而往,心中沒有成見,湛然明澈,説它有,卻空無一物,説...
 1 2 3 下一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