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上書請去佞臣者文言文翻譯

來源:生活大全幫 1.45W

有上書請去佞臣者文言文翻譯

文言文《貞觀初,有上書請去佞臣者》,出自《貞觀政要》。

譯文:

貞觀初年,有人上書請求清除皇帝身邊那些佞邪的臣子,唐太宗對上書的人説:“我任用的人,都認為他是賢臣,你知道哪個是奸佞的臣子嗎?”那人回答説:“我住在荒野民間,不能確切知道誰是佞臣。請陛下假裝發怒,來試一試身邊的大臣們,如果誰不怕雷霆之怒,直言進諫,那就是正直的人。如果誰一味依順陛下迎合皇上的意見,那就是佞邪的人。”唐太宗對封德彝説:“流水是否清濁,關鍵在於源頭。君主是施政的源頭,臣子百姓就好比流水,君主自行欺詐妄為,卻要求臣下行為忠直,這就好像水源渾濁而希望流水清澈一樣,這在道理上是講不通的。我常常認為魏武帝曹操為人詭詐,所以特別鄙視他的為人,現在如果讓我也這麼做,還怎麼可以去制定教規和法令呢?”於是,唐太宗又對上書的人説:“我想使大的誠信在天下實行,不想用偽詐的方法去引導風俗,你的話雖然很好,但我不能採納。”貞觀十年,魏徵上疏説:“臣聽説治理國家的基礎,在於道德和禮教;國君地位的保障,只在於誠實信用。誠實信用樹立以後,臣子對國君就沒有二心,德行禮義形成後,邊遠的人民就會前來歸順。由此可見,德行、禮義、誠實、信用是國家的綱領,貫穿在君臣、父子關係中,一刻也不能廢棄。不被實行的言語,沒有誠意的法令,對國君來説會敗壞道德名聲,對百姓來説會招致殺身的危險。即使在顛沛流離的環境中,有德有才的君子也不會那樣做。自從陛下登基,實行王道,盛世清明,已有十多年了,神威遍及四方,各國使者前來朝拜,國家糧倉日益充實,國土日益寬廣。但是道德卻沒有更加深厚,仁義卻沒有更加廣博,這是什麼原因呢?是因為陛下對侍臣子和百姓還沒有達到誠實信用,雖然陛下在貞觀初期勤於政務,有一個好的開頭,但卻沒能做到善始善終。貞觀初年,陛下聽到好的意見就驚喜讚歎,隨後八九年間,仍然樂於接受意見。但從那之後,陛下您漸漸討厭直言,有時即使勉強接受,也不像早年那般豁達大度了。國君能對臣子盡到禮義,臣子就會為國君竭盡忠誠,關鍵在於內外無私,君臣之間互相信任。國君不信任臣子就無法驅使臣子,臣子不信任國君就不能服侍國君,可見誠信這條原則是多麼重要!要想讓君子小人是非分明,必須用仁德來安撫他們,用誠信來對待他們,用仁義來勸勉他們,用禮儀來節制他們。然後表揚善行,摒除劣跡,謹慎處罰,明白賞賜。如果這樣做,小人就會無法施展他們的邪佞,君子才能自強不息,無為而治的局面哪裏還會遙遠呢?如果表揚善行卻不能發揚善行,摒棄劣跡卻不能杜絕惡行,有罪過的人得不到懲罰,有功勞的人得不到獎賞,那麼國家危亡之期,也許保不久就要到來,永遠使子孫後代享受昌盛國運、永享太平,還有什麼指望呢?唐太宗看了奏疏,感歎道:“如果不遇到魏徵,我怎麼可能聽到這樣的話呢?”唐太宗曾經對長孫無忌等大臣説:“我剛剛即位的時候,有許多人上書建議,有的要我獨攬大權,不能委任給臣下;有的要我加強兵力,以使四方少數民族威懾臣服。只有魏徵勸我‘停止戰爭,振興文教,廣施道德仁義,中原得到了安定,遠方異族自然會來臣服’。我聽從了他的建議,天下得到大治,邊遠地區異族的首領都前來朝貢,少數民族經過多重翻譯來朝貢,相望於道。這一切都是魏徵的功勞。我難道不是用人有道嗎?”貞觀十七年,唐太宗對身邊的大臣們説:“《左轉》上説:‘寧可不要糧食也要保持百姓對國家的信任’,孔子説:‘人沒有誠信就無法安身立命’。從前項羽攻入咸陽之後,已經控制了天下,如果他當時能夠努力推行仁信政策,誰還能奪取他的天下呢?”房玄齡回答説:“仁、義、禮、智、信,稱為五常,廢棄任何一項都不行。如果能夠勤懇地推行這五常,對國家是大有益處的。殷紂王輕慢侮弄五常,周武王就討伐他,項羽因為沒有仁信就被漢高祖奪了天下,確實像陛下所講的那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