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米不研究自己的快充技術

來源:生活大全幫 9.45K

為什麼小米不研究自己的快充技術

小米的快充功率最低,只有18W,而且還是高壓快充,這的確已經看到小米的快充在指標上已經落後於國內友商。因為華為的旗艦機是4.5V5A的22.5W快充,Mate20pro和Magic2甚至使用了40W的快充;OPPO的主力R系列,也是5V4A的20W,Find X和R17pro上甚至用上了更加吊炸天的50W快充;vivo在最新的旗艦機上也是用上了10V*2.25A的22.5W快充。然而,即便是使用高通QC4的小米最新旗艦機,也只是最高支持18W的快充這似乎讓人覺得:高通的快充技術已經落後,小米研發自己的快充技術已經非常急迫了。其實我要説的是,QC4的最高功率也是可以高達28W,但小米選擇的規格上只支持最高18W。其實這裏都是有原因的。快充技術,確實有一定技術,但都是和相應性能的電池協同,才能達到相應的技術指標。我很早就關注這一塊,也和業內人士聊過不少,相比高性能電池的技術難度,手機廠家的快充技術真的並不算啥。畢竟小几十瓦的充電功率,在日常用電的充電器功率中,都算是比較小的,哪怕十年前的電瓶車,充電功率都在近百瓦了。但通常情況下,手機電池只是單個電芯,如果要進行大電流充電,這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也絕非單單靠電子線路上的研發能夠做到的。這裏我再科普一下電池性能相關。不管是何種二次充電電池,性能方面,都受制於不可能三角”,這裏主要説的是三個方面:大容量、大電流和低自放電。

小米的這種情況,其實很難做,因為小米走的是性價比路線,控制成本很重要,而幾個明面上參數所涉及的零部件很難降低成本,這就導致其他方面的成本控制就更加重要了其實大家真的不必太糾結手機廠家的快充技術,更不用去糾結是自研的還是通用的,因為這個技術,無非就是確定給電池充電是怎樣的波形、怎樣的根據電池的狀態而動態的調整電流,以及在怎樣情況下停止充電。這一切,更需要看電池的性能來匹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