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語中格的意思

來源:生活大全幫 2.65W

古漢語中格的意思

“格”在古漢語中的解釋如下:

名詞,樹木的長枝條。庚信《小園賦》:“枝格相交。”柵欄。杜甫《潼關吏》詩:“連雲列戰格。”格子。沈括《夢溪筆談》卷一:“窗格上有火燃處。”。名詞,格式;標準。龔自珍《己亥雜詩》:“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特指法律條文。風格。沈括《夢溪筆談》卷十七:“徐熙至京師,送圖畫院品其畫格。”成語有“別具一格”。動詞,阻止;阻礙。《史記•孫賓傳》:“形格勢禁”(被形勢所阻止。)成語有“格格不入”。抵擋,抵禦。晁錯《言兵事疏》:“勁弩長戟,射疏及遠,則匈奴之弓弗能格也。”。動詞,擊;打擊。《後漢書•鍾離意傳》:“乃解衣就格。”今有雙音詞“格殺”、“格鬥”。動詞,推究;研究。《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動詞,正;糾正。《孟子•離婁上》:“叭大人為能格君心之非。”。動詞,到。《尚書•君奭》:“格於皇天。” 來。《尚書•湯誓》:“格爾眾庶。”。
熱門標籤